格致經濟論壇第81期
發布人:網站管理員  發布時間:2021-05-24   動態瀏覽次數:10

報告題目:自動化技術進步與中國就業結構變遷:1990-2017

報告人:葛鵬(中國人民大學)

報告時間🧑🏿‍💼:2021年6月1日(星期二)上午10:30-11:45

報告地點👩🏿‍🚀:商學院大樓218會議室

邀請部門:經濟學系


報告人簡介:葛鵬,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美國哈佛大學聯合培養。所作研究發表在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等知名期刊,並獲《經濟研究》編輯部評選為第三屆勞動經濟學前沿論壇“優秀論文”。


報告摘要🎾🙌🏻:

中國在近三十年經歷了自動化技術的快速發展,不過自動化技術對中國勞動力市場的實際影響仍需深入研究🪟😣。一方面,本文首次利用全國人口普查和小普查數據🫄,將就業崗位按被自動化技術替代的難易程度劃分為常規/非常規崗位😢,考察中國在1990-2015年間是否出現就業結構的“兩極化”趨勢,並進一步將就業結構變化分解為結構效應、傾向效應及交互效應🧑🏿‍🔬,在此基礎上討論來自勞動力供給和需求側重要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本文構建了中國地市層面的機器人密度指標,結合地市層面與個體微觀數據🪘,構建符合中國機器人技術進步趨勢的工具變量,細致地研究了機器人對中國勞動者就業🦃、工資與城市內部收入不平等的影響,以及對不同勞動力群體的異質性沖擊,並首次實證檢驗了理論上機器人對勞動者替代效應逐漸增強的演變趨勢,以及機器人應用對生產性服務業的生產率溢出效應。本文對中國就業結構變遷的研究顯示,中國在1990-2015年間尚未出現就業的“兩極化”現象💶,雖然常規體力型就業占比大幅下降,但常規認知型就業占比上升,非常規工作的就業份額幾乎沒有變化🏂🏿。此外,非工作人員占比呈現令人擔憂的大幅上升趨勢🕠。本文就機器人對中國勞動力市場的影響進行實證研究發現,機器人在2009-2017年間對就業總體呈促進作用,但機器人的替代效應在隨技術進步逐年增強,並且對勞動者工資的負面沖擊已經在製造業顯現;機器人對服務業的影響完全體現在對互補性行業生產性服務業的就業拉動上;男性和低學歷勞動者承受了更大的就業沖擊,並且機器人顯著擴大了當地製造業的收入差距。本文的研究為考察有關技術進步與勞動力市場的文獻做了有益的補充⚃,也為中國在參與和引領新一輪技術革命的同時,緩解自動化技術對勞動者潛在的負面沖擊有重要的政策意義。


 
沐鸣2娱乐专业提供:沐鸣2娱乐沐鸣2🧍🏻‍♀️、沐鸣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沐鸣2娱乐欢迎您。 沐鸣2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