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以“中國式現代化下的公益慈善教育:新征程、新挑戰”為主題的第二屆全國公益慈善教育學術大會暨中國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共同體第二次會議在南京召開。本次會議為“高校慈善教育共同體”聯合發起的周期性學術會議,旨在推動中國公益慈善教育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價值倡導。會議由南京財經大學法學院承辦⚰️,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公益慈善管理學院協辦,得到浙江敦和基金會❎、美亞聯創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市棲霞區啟蒙社區發展中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來自全國各地30余所高校的師生和公益慈善實務界同仁約1000余人,通過線上和線下方式同聚一堂,共議公益慈善教育發展趨勢與前景。我院何雪松院長受邀作主題報告,社會工作系副主任徐選國參與了平行論壇一的組織與引談。

沐鸣2平台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何雪松教授以“從服務供給到價值共創:社會工作與公益慈善的結合”為題進行主題演講。他提出,中國式現代化要求社會工作與公益慈善事業相結合👦,社會工作必須高度專業化,形成“社會工作學”🧛,即有思想、有數據科學🪖、有價值觀的實踐性社會科學。專業化的社會工作者不僅要提供直接服務🏄🏻,更好提供專業價值引導社會價值和公共價值,從專業服務邁向價值共創🧑🏿🦱,助力社會創新🦓🐌。何雪松院長的報告引起與會人員的強烈共鳴和熱烈掌聲。

在下午的平行論壇“公益慈善教育的社會工作學科路徑”上,由沐鸣2平台社會工作系副主任徐選國作為引談人,組織了來自全國十余個高校的學者圍繞“社會工作與公益慈善的歷史-當代關系/中西實踐經驗”“公益慈善融入社會工作教育與人才培養的跨學科實踐”“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的公益慈善能力培養路徑”“公益慈善實踐如何借鑒社會工作專業優勢”等議題進行了劇烈的討論,為“新沐鸣2建設”背景下促進社會工作+公益慈善教育🌰、研究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做出了積極的探索。

沐鸣2平台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在敦和基金會的資助下,已連續4年將公益慈善管理的相關課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成才就業等維度納入社會工作研究生教育體系之中💇,不僅促進了原有社會工作教育教學模式的變革與創新,同時也逐漸探索形成實踐為本的社會工作+公益慈善管理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是因應新時代人才培養需求的重要嘗試。
